期刊简介
《江西医药》(月刊)创刊于1961年,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本刊自1961年创办以来,坚持党的卫生报道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始终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相统一的编辑思路,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编发了大量优秀的、高水平的学术稿件,为江西乃至全国的医学事业进步和繁荣做出了应有贡献。
主管单位: 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江西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江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2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6-1094/R
邮发代号: 44-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61
出版地区 江西
出版地区 江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江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江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西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2238
- 国内刊号:36-109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芦荟用于治疗化疗药所致静脉炎
抗肿瘤的化疗药如氟脲嘧啶、氮芥等浅静脉给药,对血管内膜刺激性大,若注射不当,或多次静脉化疗,应用化疗泵持续刺激血管,易形成栓塞性静脉炎.其表现为: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行,静脉表皮发红或色素沉着,灼热、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或树枝状以致血流受阻,严重者出现局部皮肤起水泡或破溃.2004年以来,我科采用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药所致静脉炎,收到满意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王小辉;陈雪菊 刊期: 2005- 06
-
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阻抑效应及其机制.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C)组、单纯低氧(H)组、低氧+长程雾化吸入硝酸甘油(Neb-NTG,NH)组,观察肺动脉平均压(mPAP)、颈动脉平均压(mCAP)、腺泡内肺动脉3型血管比例、血浆cGMP和ET-1含量、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右心室比重和肺系数.结果NH组的肺动脉平均压、腺泡内肺动脉......
作者:李赞华;雷建平;周军 刊期: 2005- 06
-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疗效的意义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次/d,100mg/次,疗程1年.测定不同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IL-12和IL-4水平.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治疗后IL-12升高......
作者:俞富军;何生松;张淑玲;李淑利;陈永平 刊期: 2005- 06
-
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甘胆酸及Ⅲ型前胶原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甘胆酸(CG)、Ⅲ型前胶原(PCⅢ)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G、HA、PCⅢ、LN的含量.结果91例肝病患者CG、PCⅢ、HA、LN检测水平在急、慢性肝炎时与正常对照差异明显,随着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展而且逐渐呈显著上升变化.结论CG、HA、PCⅢ、LN与炎症及纤维化......
作者:刘芳兰;梁碧珊;谢伟贤 刊期: 2005- 06
-
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应变率显像
应变率显像(strainrateimaging,SRI)是在组织多普勒显像(tissueDoppler,TD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可用来测量局部心肌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极小的变形[2],因此对冠心病的定位诊断、疗效评价、愈后判断能够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珍丽 刊期: 2005- 06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结肠功能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众多消化系疾病,可因情绪、生活事件、疾病等应激因素而促发或使病情加重.......
作者:李龙钦;祝金泉 刊期: 2005- 06
-
某鞋厂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调查
目的探讨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调查100例苯接触者的外周血象,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苯接触组,RBC、Hb下降8例,WBC下降3例,PCT下降7例;正常对照组RBC、Hb下降1例,PCT下降1例,而且血象变化与苯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有关系.结论改善劳动环境、保护苯接触工人有待重视.......
作者:何鸣;练国坚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大鼠单侧后牙缺失下颌髁突软骨PGE2水平的研究
- 2 吉安市1642名中小学教师嗓音疾病现状调查
- 3 卡托普利与替米沙坦在糖尿病肾病中联用与单用疗效比较
- 4 吸烟对早期血管病变的影响及戒烟的干预作用
- 5 老年溃疡病穿孔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 6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
- 7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深度镇静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比较
- 8 山茛菪碱、思密达防治红霉素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 9 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10 排毒保肾丸对腹膜透析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
- 11 学导式教学在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 12 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13 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 CT增强检查时的护理
- 15 皮肤CT在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汗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 16 右半结肠癌诊断67例临床分析
- 17 腹腔镜下手法复位+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嵌顿疝临床分析
- 18 颈部异位胸腺囊肿1例报告
-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时机的临床研究
- 20 老年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